以常态化举措擦亮项目安全“底色” |
||||
|
||||
安徽公司承建的引江济淮二期大官塘管线工程项目输水管线均采用单管输水,全长22.75千米。 项目所在的二期工程是在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基础上,以城乡供水为主,结合灌溉补水,为区域应对供水安全风险、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的输水供水工程。 由于工程施工占线长、工期紧、环境复杂,为切实加强项目安全生产,增强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项目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管理走深走实,切实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常态化举措抓牢安全生产管理,全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坚持树立安全思想常态化 为加强项目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项目部通过坚持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来提升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每日召开安全生产早例会、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再到每季度召开安委会,项目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会议制度。及时将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通报并组织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建立健全项目的安全制度和规范,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和目标,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防护体系。 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 项目安全环保部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巡查现场作业区域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对巡查出的安全隐患能立即整改要求及时予以整改,做到边查边改,不留死角;对于暂时难以整改的隐患,以下发整改通知单的形式,要求现场制定整改计划,并在整改限期内将隐患整改,建立隐患信息台账,做好隐患存档。 项目日常安全检查以专职安全员为主,兼职安全员为辅,吸纳施工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技术员、质量员、施工员、工区负责人、班组长等,组建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常态化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在日常。建立四个体系机制,深化行政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支撑和安全监督工作,将安全隐患化解在早、化解在小。 此外,项目部定期组织各类安全生产检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组织综合、季节性、气候性、节假日前等安全检查。深入现场排查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严格落实领导负责制,实行包保制度,严格实行安全问题检查、整改、验收的闭环管理制度。 坚持安全知识培训常态化 项目自开工以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推动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和安全生产责任的全面落实。 项目部对新进场人员,要求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求必须持证上岗;根据不同的岗位,分层级、分岗位、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教育培训,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切实提高项目人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项目部通过严格落实安全培训责任,营造深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的氛围,切实提高项目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基本技能,从源头上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坚持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 项目部通过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向大家讲述行业近年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的事故典型案例,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事故发生的起因、经过,并从中汲取深刻教训,让大家从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 项目部通过组织观看视频、图片、数据及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真实案例,多角度、全方位地讲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来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结合项目施工现场实际,全面介绍了在日常工作中各岗位应注意的事项,应遵守的操作规程,应遵守的劳动纪律等。 项目部利用微信群、宣传栏、宣传条幅、安全警示标识牌等载体,通过多方渠道、多维层面进入施工现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安全知识、安全理念、避险常识送到施工现场,打通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 引江济淮二期合肥大官塘管线工程项目自开工以来,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通过各项常态化举措,让员工建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认识和安全技能,形成遵章守规的自觉性,确保营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筑牢安全底线,推动安全生产。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
浏览次数: |